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日讯?不久前,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稳居世界第二,多于西班牙,仅次于从“文艺复兴”走来的意大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仅仅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会长北雁山人汤余铭说。
作为画家,汤余铭曾用40多年的时间,遍访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迹,还曾潜居五台山数十载,研究其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现在越发觉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和记忆上的。物质可以修复,但是精神和文化一旦流失,就是永久性的毁灭。”
2013年,汤余铭在香港成立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两年来,汤余铭带领热爱世界文化遗产的画家等团队的专家及艺术界人士,多次前往黄山、澳门、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遗址以及欧亚的世界文化遗址地进行写生。从五岳之首的泰山到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汤余铭在总结前人以勾线手法描绘佛像的基础上,融汇中西,结合早年油画、国画、涉及的创作经历,探索用水墨在宣纸上描绘立体佛像,创作了别具一格的立体三维效果的佛像,其作品自然清新、气势恢宏,生动神韵,将自然艺术与佛教理论高度的融合在一起。中国美术史论家陈传席评论道:“他笔下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都十分准确、真切、完全忠实于古代造像原作,形神兼备,或威严、或慈祥、或雍容、或丰满、或秀美。皆严谨中见生动,真切中见神韵。”
2015年6月6日,在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主办的“中国梦·美丽中国——佛教文化遗产公益行”活动中,汤余铭作为特邀艺术顾问,将自己40多年来精心创作的佛教文化遗产题材作品带到现场展览,引得参访者一片称赞,数十家中央媒体进行报道,称从汤余铭的作品中“感悟到智慧和慈悲的精神之光”。
“很多佛像面容慈祥,身姿曼妙,然而现在由于严重的自然风化,已经面目全非……珍贵而脆弱是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质,我想画家的职责就是要留住中华民族的美。”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迦叶的头没有了,两旁力士也不见了,他便查阅大量的佛理、年代以及其他佛的形象,参考佐证之后用画笔尽可能还原佛像原貌。“画石窟佛像,首先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真爱、敬仰,是一种歌颂;其次是对古石窟文化的保护,因为石窟本身会自然风化,还有人为的破坏等;最后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弘扬,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石窟文化遗产这块艺术瑰宝,从而激发世人更多地去珍惜和保护”,汤余铭说。
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将由艺术家、理论家、企业家三方面结善缘的人组成,汤老现正组织培养有佛缘的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队伍。他希望这份世界文化遗产的绘画事业,能够得以传承、弘扬,从而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喜爱并自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佛教艺术瑰宝。
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一片荒芜,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世界遗产不只是一种荣誉,或是旅游金字招牌,而是文化的寻根和传承的开始。工匠用自己独特的手艺修复这些遗产,文物工作者用理论来构建文化遗产的历史,而汤余铭用艺术的方式来“再现”世界文化遗产之美,无论哪一种,都展现了对文化的敬畏和遗产的传承精神。除了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美术馆和设立国内分会外,未来汤余铭打算设立国外分会,开展更多世界文化文化遗产的国外展览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世界文化遗产不管在哪个国家,其艺术文化都是属于世界人民的,没有国界之分,都值得爱戴、保护和崇拜”,汤余铭说。(文/杨芳)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