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条穿越时空的瑰丽彩练,那么,佛教文化便是这条彩练中瑰丽的一笔。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五万里,身经大漠、雪山,到达古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真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位唐代高僧鉴真,6次东渡,最后一次成功到达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雕塑艺术的发展。
无论是玄奘取经,还是鉴真东渡,他们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典范。正是通过陆地、海上这两条丝绸之路,古代东方与西方得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使中国从闭塞走向开放,与世界互通有无。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大量宗教、艺术文化的印记在丝绸之路上得以留存。坐落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敦煌石窟,以汲取了东西方艺术营养的佛教壁画、塑像著称于世,并被称为“东方卢浮宫”;以及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炳灵寺石窟等,都以具有浓郁西域风格的塑像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发展的物证。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佛教文化、艺术,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中得到繁荣与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本土演化,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
北雁山人汤余铭先生,便是深受佛教文化浸润的画家。上世纪90年代初期,汤余铭遍访国内佛教名山、石窟遗产,汲取古代宗教艺术之精华,并前往五台山静修、创作。最终以中西绘画技法合璧的三维立体佛画脱颖而出,在佛教绘画领域中独树一帜。
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必定是作者用心凝结的创作。汤余铭先生在写生创作古代佛像遗存的基础上,加入了自身对于佛教文化、佛像时代背景、神情姿态的理解,刻画出传神而拥有极高审美情趣的作品,用艺术还原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本源魅力。
如今,年已古稀的汤先生,画笔勤耕不辍,25年来一直致力于描绘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佛教塑像、佛教名山胜境、庙宇楼阁。然而,诸多佛教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化造成的威胁,以及过度商业开发或保护不善遭受人为破坏。为此,汤先生以期用作品搭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用画作传达佛教文化中“真、善、美”的理念,用信仰与希望铺就文明互鉴之路。
《世界遗产》杂志社:谢阮红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